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年度第一届“双华论道” 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时间:2021-03-25     浏览次数:

(通讯员 谭潇丹 苟宇杰)2021年3月20日,由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主办,分子生物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双华论道” 研讨会在我校梧桐语问学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 “生命科学基础前沿与新技术新方法”,旨在促进我国前沿生命科学的持续、高速发展,加强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促进生命科学领域各个分支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会议由生命学院副院长刘剑峰教授主持。来自清华大学的特邀嘉宾包括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的副院长欧光朔教授、俞立教授、葛亮研究员、刘俊杰研究员、吝易研究员、陈浩东研究员、李坤研究员和刘念研究员,以及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沈晓骅教授。生命学院刘剑峰教授、马聪教授、张珞颖教授、高尚邦教授、龚健科教授、郭安源教授和薛宇教授,基础医学院的史岸冰教授、荣岳光教授,以及协和医院副院长、急诊(创伤)外科主任医师张进祥教授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首先由我校科学技术发展院院长廖小飞教授致辞,对与会嘉宾表示了欢迎和感谢。随后,围绕“生命科学基础前沿与新技术新方法”这一重要主题,受邀嘉宾们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不同领域的生命科学探索新技术、已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并针对该领域中未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探讨、给出建议。

 

 

来自清华大学的受邀嘉宾们先后交流了假基因决定子代数目和个体寿命间的分子机制、非编码基因组在转录与染色质调控中的作用机理、分子伴侣调控蛋白聚集的自噬受体功能发现、全新基因编辑平台开发、相分离分子机制研究、重力调控的植物定向生长、社交与焦虑行为的神经机制探索、转座子调控因子的系统发现等生命科学领域重要前沿进展。其中,欧光朔教授发现了一个决定子代数目和个体寿命间交易的假基因,推动了非编码序列调控寿命与衰老的机制研究;沈晓骅教授介绍了非编码基因组在转录和染色质调控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在微观层面下的科学研究也应当有宏观蓝图的意识;葛亮研究员讲解了多个分子伴侣作为自噬受体调控蛋白聚集体降解的分子机制,探讨了这些新自噬受体在人类疾病中的潜在功能;刘俊杰研究员主要分享了该研究组设计的全新的基因编辑平台Mini-CRISPR,以及多种的核酸操控工具;吝易研究员阐述了其探索相分离分子机制的过程,对相分离的结构、功能、时空分布以及相关疾病等做了详细介绍;陈浩东研究员报告了重力控制下植物的定向生长模式,对多种生长方向下的突变体开展了深入探索;李坤研究员以果蝇为研究对象,介绍了调控社会和生理行为的神经机制;刘念研究员报告了转座子调控因子的全基因组筛选工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本校的刘剑峰教授、马聪教授、张进祥教授、薛宇教授、张珞颖教授、高尚邦教授郭安源教授、龚健科教授和荣岳光教授也先后分享了膜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突触分泌机制、肝脏损伤的分子机理、人工智能生物学、调控昼夜节律的组蛋白修饰、线虫逃避转向的分子机制、肿瘤生物信息学、物理信号感知新受体发现以及自噬溶酶体的循环利用等重要进展,并与参会的受邀嘉宾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


欧光朔教授作报告:一个假基因决定子代数目和个体寿命间的交易

沈晓骅教授作报告:A glimpse of the noncoding genomes in transcription and chromatin regulation

马聪教授作报告:神经突触分泌机制研究

薛宇教授作报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ology: a new paradigm in cell biology

刘剑峰教授作报告:膜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葛亮研究员作报告:Multiple chaperones function as autophagic receptors for aggreghagy

刘俊杰研究员作报告:Mini-CRISPR Gene Editing Platform

张进祥教授作报告:肝脏损伤的基础与临床

翁祖森作报告:创新蛋白质免疫分析技术

荣岳光教授作报告:The Fate of Autolysosome

Philipp Bastians作报告:蔡司冷冻光电联用解决方案

吝易研究员作报告:Cross-talks between the human genome and transposons

张珞颖教授作报告:Exploring the role of histone H2B propionylation in regulating circadian rhythm and physiology

陈浩东教授作报告:Directional plant growth under the control of gravity

高尚邦教授作报告:Neuropeptides Strengthen Escape Steering through a Cholecystokinin Receptor CKR-1

李坤研究员作报告: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sexually dimorphic control of social and anxious behaviors

郭安源教授作报告:肿瘤生物信息学

刘念研究员作报告:Cross-talks between the human genome and transposons

龚健科教授作报告:Physical Sensory in C. elegans

最后,各位专家针对生命科学领域各个分支的未来发展问题进行自由研讨,肯定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前沿生命科学研究的探索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未来两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各学科之间更进一步的交叉融合进行展望,从而为推动我国前沿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