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生命学院获批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时间:2022-11-26     浏览次数:

为充分挖掘和综合利用全省社会科普教育资源,推进科普工作向社会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发展,促进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根据《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鄂科协办〔2018〕47号)的有关规定,经申报、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功入选第二批“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2022-2026年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期重视科学普及教育工作。学院充分挖掘学校综合型大学的资源优势,利用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两个A类一级学科的师资力量、科研平台和教学资源优势,与广大社会和基础教育系统密切联系,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打造高端科学普及平台,营造良好科普环境

学院下属生命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回顾中心建设发展历程,1999年起学校通过资源整合,建设生物医学工程综合实验室和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室;2000年,生命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正式组建;2001年2项实验教学成果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中心获批“湖北省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20年中心荣获“湖北省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实验教学中心拥有室内面积约1479平方米,包括22个实验室和3个办公室,设备1825台,固定资产约2266.4万元。学院还建设有动植物标本馆,存放和展示师生自己每年在野外实习中采集制作的生物标本。自2020年起,学院还启动建设了室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700平方米,开展珍贵中草药种植、园艺科技劳动、健康食品制作等多种教育教学工作。

二、抓好校内科普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

生命学院通过长期建设,建成了走在创新前沿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和教学体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人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很多在普通教学实验室层面无法开展的复杂实验、综合性试验、高成本实验、风险性实验得以让学生在虚拟仿真环境中亲身体验和实践,让大学生对前沿生命科学原理的理解更为透彻,掌握更为深刻。

学院还通过不断建设具有五育功能的各类科普基地和设施,培养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例如,学院积极利用教学楼间隙空间建设生命科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生命小农园,并响应国家对广泛开展劳动教育的号召,结合生命学科专业特色率先开设《科技劳动素养与实践》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对本科生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授课过程中,课堂的理论教育与基地的特色劳动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加深了对“劳动创造价值”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别有洞天的小小天地内,师生一起将生命科学知识、科研劳动技能、生命之美的艺术涵养以及科技创新思维等融会贯通,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实现了有趣、有效、有用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提升了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做好科普基地对外开放,服务大众科学普及

多年来,生命学院坚持将优质的科普平台向大众开放,安排专人负责科普及公益活动,推动科教资源向科普教学资源转化,效果明显。学院每年接待重点中学、中小学、幼儿园的研学访学学生和家长2000余名,通过组织实地参观、科普讲座、竞赛培训等多种方式,多元化开展科普工作。学院也与武昌实验中学、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宜昌一中、夷陵中学、黄冈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六中等优质生源基地共同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接待学生来校开展生物学实验等兴趣内容的学习。学院教授专家还积极走出校门,走进中小学,走进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每年教授进中学开展科普报告40余场听众10000余人。

在科普资源的建设上,生命学院师生成果丰硕,“荆楚好老师”栗茂腾教授近3年在线发布短文2000余篇,浏览量670万次;QQ科普1800余天,浏览量74万次,实现“365天全覆盖”,被人民网、湖北日报、新浪、搜狐等众多知名网站和期刊杂志大量报道和转载。徐承启教授组织制作近50篇科普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相关动画作品,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频道等权威媒体发布,并在微博、公交地铁等平台上推广,全网总点击量达1.8亿次,在积极引导科学防“疫”,发动全民战“疫”方面起到显著效果。张珞颖教授参与录制凤凰卫视《生命密码》节目、拍摄科普电影《拆解生物钟》,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采访,她的一席演讲《我们为什么要睡觉》风靡网络,收录其科普文章《你的生物钟是几点?》的书籍获评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学院教授还参与到《秀丽的线虫》《百年果蝇》等多本科普著作的撰写。学院iGEM HUST-China团队每年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科普微视频参赛,在国际学术舞台展示华中大学子风采,团队成员还应邀做客东方卫视科普节目“未来中国”与中科院院士畅聊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学院科研团队成果三次入选中国科学/科技十大进展,多项成果在北京展览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武汉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等收藏展示。

获评“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长期以来开展的科普工作成效的认可。下一步,生命学院还将认真对照《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相关要求,不断完善科普软硬件条件,加大科普活动组织力度,充分发挥科普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全面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