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2020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名单,我院王震和校友李忆卉获此人才计划支持。
王震为我院纳米医药与生物制药专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多孔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对气体分子捕获、分离、识别及转化的应用研究;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氧杂杯芳烃和笼型分子的设计合成、衍生化、自组装行为及其生物应用研究。
王震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了SCI论文九篇。硕士学习期间,以除导师外第一作者发表了关于新型多孔三环氧杂杯芳烃笼型分子的构建,并应证了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 AIE)效应的分子内选择受限机理(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9244)。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四苯乙烯纳米粒在细胞长程示踪的研究(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5, 7, 3420),被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在美国化学会“Noteworthy Chemistry”专栏中介绍了(http://www.acs.org/content/acs/en/ noteworthy-chemistry/2015-archive/february-23. html)。博士学习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同步实现CO2气体吸附与检测的网格状多孔聚合物的研究(Adv. Sci. 2018, 1800141.)。同时还开发一种基于可发光多孔聚合物的高效白光材料(Macromolecules 2018, 51, 7863)。2020年初,王震以第一作者在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了一种多色可调的温敏性笼型分子聚合物纳米粒,可实现对活细胞的白光成像及通过荧光颜色变化监测细胞内的温度(J. Am. Chem. Soc. 2020, 142, 512.)。
获此人才计划支持,在学院工作学习8年时间的王震感慨万千。王震说:“首先感谢学院经常进行的学术会议和邀请各专业领域专家讲座,在拓宽我们学术视野的同时对自身的研究工作也带来了启发。学院办公室老师的高效率工作和科研平台的先进测试仪器都为自己科研之路带来很大便利。”
王震的指导老师为张春老师,作为王震科研工作的领路人,张老师的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宽以待人的崇尚风范,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都对王震影响深远。王震说:“在博士毕业之初,也曾在置业抉择的路口迷茫过,对于继续进行热爱的科研事业还是进入企业在职场中打拼赚取丰厚的报酬也犹豫过。但是张老师在科研事业上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勇气,他一遍遍的找我谈心,鼓励我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就像我人生的启明星一样照亮我未来的方向,张老师对于我能入选‘博新计划’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感谢国家、学校和这个时代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的优越的条件和高水平的平台,而‘博新计划’的入选如同强心剂一样更加坚定我继续进行科研的决心,为国家和学校贡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
李忆卉为我院生物医药工程博士毕业生校友,现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自组装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及其靶向输送、肿瘤微环境响应行为和诊断治疗应用研究。
李忆卉博士在读期间共发表SCI论文九篇。在其中一项研究中,构建了基于羟乙基淀粉紫杉醇前药的酶-还原双重响应型自组装纳米载药系统,改善了药物溶解性和药物动力学行为,并增强了药物的肿瘤深部穿透能力。(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7, 9 (22), 19215-19230.)。在另一项研究中以上述材料为载药平台,构建了一种紫杉醇和荧光分子共递送系统,可通过荧光强度指示不同还原条件下药物释放和细胞杀伤情况。此外,该共输送系统还能实现荧光-光声双模态成像,并对乳腺癌具有较好的化疗-光热联合抗肿瘤效果(Nano Lett 2019, 19 (8), 5806-5817.)。在一项针对肿瘤转移的研究中发现瘤内局部低浓度的药物会刺激TGF-β过表达,从而促进肿瘤转移,并据此机制构建了一种可有效抑制肿瘤转移的阿霉素和TGF-β抑制剂共递送系统(J Control Release 2018, 275, 67-77.)。
李忆卉回忆说,在生命学院的七年时间,是飞快成长的一个阶段。获此殊荣,与硕博期间在生命学院接受的科研训练息息相关。特别感谢生命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完备的科研平台和仪器操作培训,使我们在研究生期间掌握了多项实验技能,拥有了扎实的基本功。除此之外,学院划拨专项经费用作研究生外出交流,给与了我们很多开阔学术视野和思路的机会。
博士在读期间,李忆卉的指导老师为李子福教授和杨祥良教授。忆卉说:“真诚感谢老师们的倾囊相授。杨祥良教授是纳米药物领域的领路人,让我认识到纳米技术在药物研究和肿瘤治疗中的重要价值。杨老师永远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并保持高度的思考力和专注力,是我学习和奋斗的榜样。李子福教授在我就读博士期间耐心指导,一点一滴地帮助我不断提高,并努力为我们争取每一次的交流展示的机会,让我们不拘于自己研究的一小块领域,打开眼界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在我就读博士后期间阶段科研受挫时,李老师的安慰和鼓励给了我莫大的力量。这次申请博新计划,也得到了李老师的大力支持。获此人才计划,是科研之路的一个新的起步。愿在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所学所获能化作源源不断的力量,激励我继续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支持实施开始于2016年,2020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共有400人获得资助。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