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https://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2022093&cId=0&tencentShare=1
“人人都需要鼓励,这样才有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和力量。”这是华中科技大学生物科学(强基)202001班王睿鹏同学在QQ空间里写的一段话。2020年9月,怀揣着科学报国梦,王睿鹏从安徽来到华科大求学,成为该校首届“强基计划”学员中的一员。
三年多来,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强基班特色教学方式下一路前行,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斩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省级二等奖,多次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自强奖学金、校“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在前不久的首届“强基计划”转段考核中,他顺利通过考核,进入直博阶段。
王睿鹏
大一就进实验室轮转
“这么小的虫子,它的行为背后居然有这么复杂精妙的神经调控机制。”这是王睿鹏初次进入实验室时的感慨。
在高尚邦教授的感觉运动整合生理实验室,王睿鹏第一次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那不足1毫米的“小虫子”(秀丽隐杆线虫)。“高老师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秀丽隐杆线虫的一种逃避行为,阐述了其逃避行为背后的神经调控机制。”王睿鹏说,他懵懂地感觉到“或许这就是触碰理想灯塔的机会”。
通过轮转双选机制,王睿鹏最终确定高尚邦教授为自己的学术导师,加入感觉运动整合生理实验室。
此后,实验成为了王睿鹏生涯里的另一半重心。但挑战也由此开始。
刚进入实验室的王睿鹏,实验技能十分欠缺,就连挑选线虫都觉得十分困难。研究线虫第一步就要挑线虫,要用睫毛将大小约1毫米的线虫从一堆线虫中挑选出来,并放置在另一实验平板上,再拍摄线虫的相关行为。“一开始时经常手抖,睫毛拿不稳,线虫更是挑不出来,但高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做科研就是要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王睿鹏做科研
“这些对于那时的我,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王睿鹏说。从大一下学期起,除了上课,王睿鹏几乎全在实验室度过,经常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乐此不疲地进行科研训练。
渐渐地,在实验中不断锻炼的王睿鹏,对各类实验操作游刃有余。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他还花了很多功夫阅读了大量的专业基础文献,并将文献与课程结合,在实验中接触前沿,在课程学习中打好基础。
“生命学院强基计划登峰班一年级就全面实行实验室轮转,为每位同学配备领航导师和学业导师,帮助他们顺利适应科研要求,明确研究方向。”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田博文老师介绍。
全班同学一人一课表
“实验操作会了,理论知识得跟上。”强基班采用“一生一课表”特色教学模式,将课程分为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课外自主发展模块三个部分,其中选修和课外自主发展模块由学生和导师协商确定。王睿鹏结合实验室科研项目研究方向,选择了相关的《纳米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生物医学光子学》《合成生物学与细胞工厂》等理工医交叉课程,为科研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王睿鹏的同班同学周鑫炜,同样是在大一就进入了实验室,并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自由选课对我们来说真的帮助很大,我们可以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我曾上过的《生物信息学》课程为我之后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带来许多新的启发。同时,前沿课程中不仅有校内专家,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内外知名大咖来给我们授课。”周鑫炜说。
王睿鹏和同学交流
以创新科研项目为纽带,从实验训练、团队轮训到科研课题、双创竞赛,通过渐进式创新能力提升体系,王睿鹏所在生物科学(强基)202001班的同学们都和他一样在科研路上奋勇前行。王睿鹏告诉记者,班级学习科研氛围浓厚,科研成果突出,多次获评学校优良学风班,2人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金奖、1人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级一等奖,5人发表高水平论文,3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本科提前体验研究生科研生活
从大一暑假加入课题组以来,王睿鹏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在实验室中度过的,一年四季,风雨无阻。节假日时,他的周研究时长超过65小时,远远大于普通本科生的工作量。即使在课程期间,王睿鹏也保证了每周40小时以上的实验室工作量,在本科就提前体验了一把研究生的生活,进行了扎实的科研训练。
这一切,对王睿鹏而言,是最宝贵的收获,“我在这里发现兴趣,培养兴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领域,也发现了探寻我关心的生命问题的方法。”
在与高尚邦教授进行实验讨论的过程中,一个新课题的灵感到来——如何利用简单的纳米颗粒-视蛋白对组合,实现近红外双向光遗传的神经操控。“如何能够快速、稳定地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运动行为进行双向光遗传控制。”这样的探索,对王睿鹏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是挑战,也是机遇。”王睿鹏欣然接受了课题。从零开始搭建技术平台,利用学科交叉平台,王睿鹏紧锣密鼓地踏上了他的科研征程。
王睿鹏(第二排右二)与实验室与同学一同参加学术大会
经过不断努力,王睿鹏提出了一种双近红外激发正交发射镧系掺杂纳米粒的新思路,为近红外光遗传技术进一步拓展了使用场景和便利度,相关研究成果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期刊《纳米尺度》上发表。
提起王睿鹏,高尚邦教授赞不绝口:“王睿鹏是很有创新思维且学习自主性很强的学生,只需稍加指导,他便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
“我将秉持校训精神,在基础研究领域持续发力,用实际行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对于未来的科学研究,王睿鹏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