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首页  -  招生就业  -  科研成果  -  正文
【科研动态】生命学院刘钢教授团队《Adv. Healthcare. Mater.》: 开启高通量低成本分子筛选新篇章

作者:编辑:何雪梅 时间:2024-06-11 点击量:

2024年6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钢教授、量准公司黄丽萍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尹少平讲师校企联合团队,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期刊发表了题为:Novel Multifunctional Meta-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Chip Microplate for High-Throughput Molecular Screening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突破了传统表面等离子共振(SPR)传感器在检测通量上的限制,创新性地研发了具有纳米杯阵列表面结构的超表面等离子共振(MetaSPR)芯片,并据此设计开发了96孔和384孔的高通量MetaSPR生物传感器。经过精细的生化改性工艺,成功开发出一系列高性能的功能性生物传感器。这些MetaSPR生物传感器结合分子互作技术,被应用于精准的亚型鉴定、表位分组、亲和力评价、抗体配对及定量检测,显著提升了早期抗体药物筛选与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1:MetaSPR芯片传感器平台示意图。(a) 便捷式高通量生物传感器展示;(b) 分子互作原理及五大应用概览

相较传统的ELISA技术,MetaSPR平台以10分钟的快速检测周期,显著提升了检测速率。更值得一提的是,MetaSPR平台的高通量优势,支持一次性处理多达96或384个分析物,超越了传统SPR技术的处理能力。研究人员利用MetaSPR芯片技术识别出的最佳抗体对,并联合金纳米颗粒放大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新冠咽拭子样本的高灵敏度检测,检测限达到0.25ng/mL,为市售胶体金试纸条灵敏度的四倍。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MetaSPR平台在有效性、精确性和灵敏度方面的卓越性能,也展现了其在IVD原材料筛选及检测试剂盒领域的重要应用潜力。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博士生陈友倩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刘钢教授、量准(武汉)生命科技有限公司黄丽萍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尹少平博士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hm.202401097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道珞喻东路415号(东11楼)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792072   领导邮箱:lifelife@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