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师生动态
    首页  -  师生动态  -  正文
    生命青年的实践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生命学子实践调研辛亥革命历史

    作者:编辑:李镀锋 时间:2024-08-14 点击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生命学院周懿、刘喆等七名同学组成实践队以“走进辛亥历史,赓续革命薪火”为主题,自2024年7月5日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实践活动。

    2024年7月5日上午,实践队来到华中科技大学主图书馆。他们查阅学习了与辛亥革命历史相关的书籍文献。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学习分析,构建一个全面而客观的历史视角,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有助于后续实践活动更好地开展,获得更好的实践效果。

    实践队成员在图书馆进行资料查找

    2024年7月6日上午,实践队全体成员来到了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开展参观和采访实践活动。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按照博物馆的排列顺序,依次参观了博物馆的一至五展厅,同时也以镜头的形式,记录下了辛亥革命的时间线。除此之外,实践队成员就博物馆内的陈列,开展了讨论与思考。实践队成员赵卓熙表示,博物馆内那雕刻着不平等条约的重重石碑,传递着“铭记历史,强我中华”的精神。此次参观活动,更加直观地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不易,自觉要赓续革命薪火,承担起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

    在采访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随机寻找受访者。实践队成员采用半结构化形式,了解他们到此参观的原因,对辛亥革命的认知以及博物馆内最让人影响深刻的展出内容,同时在得到受访者允许后,做好视频记录。一位被采访的葡萄牙游客表示,他很喜欢中国也想了解中国,而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很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他有必要了解辛亥革命,所以来到了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至于其他的,他需要时间思考整理。

    采访组成员与来自葡萄牙的受访者合照

    实践队队员在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合照

    2024年7月18日上午,在指导教师刘思远教师的引荐下,实践队走进东五楼马克思主义学院,访谈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组主任夏增民教授,实践队中的3人来到华中科技大学,进行访谈实践活动。

    在访谈过程中,夏教授着重向实践队讲解了辛亥革命能够首先在武汉地区爆发的原因,讲述了辛亥革命的历程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最后,夏教授联系武汉的古今,讲述了武汉从“首义之城”到“英雄之城”的发展变化。

    实践队队员与夏老师的合照

    实践队队员在采访夏老师

    访谈结束,实践队成员都表示自身对辛亥革命的了解更加清晰透彻,同时在实践中学会了许多技能。更重要的是,实践队成员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红色基因的重要性,立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

    实践感受:

    生物科学2303班赵卓熙:

    此次社会实践,通过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的震撼与伟大直入我心,每每忆起,那烙印着不平等条约的重重石碑霎时映入眼帘,时刻告诫我:铭记历史,不忘使命,砥砺前行。在与夏增民教授的深入探讨中,夏教授详细讲解了革命先驱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深刻意识到辛亥革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

    辛亥历史是中国历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没有理由去忘记”,所以更要“不忘过往,面向未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继承先辈们的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生物医学工程2301班阮斯宜:

    本次社会实践中,我全方位、多角度重新认识了辛亥革命。

    首先,在前期资料查阅过程中,我在图书馆找到了许多相关有趣的书籍,并就此机会认识了大家小书系列作品,同时也锻炼了我信息检索的能力。

    其次 ,作为采访组的一员,我们一行前往湖北省武汉市辛亥革命纪念馆,对参观观众进行随机抽样采访,受访者涵盖各年龄层,从懵懂孩童到耄耋老者。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可以将课内所学与参观内容有机结合,并整合输出自己的观点,大多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与此同时,在本次采访中,我们还结识了一位来自葡萄牙的哲学教授,他对本纪念馆做出了高度评价,并认为要了解现在和未来的中国,必须从了解过去的中国开始,而辛亥革命便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对辛亥革命有了更加深刻且全面的认识。资料查阅和实地采访让我了解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采访中的多样反馈,让我认识到辛亥革命对国人的深远影响、国内外人们对它的认知,以及它在全球视角下的独特价值。

     

    生物科学2303班 刘喆:

    今天我们三人一行负责来采访夏增民老师有关于辛亥革命的内容。主要提问内容为:

    1.为什么辛亥革命第一枪在武昌打响

    2.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

    3.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

    4.因为老师对武汉历史很有研究,所以想再请问一下老师是怎么看待武汉从首义之城到英雄之城的

    在东五楼准时与夏老师见面之后,夏老师先是肯定了我们队伍对于“辛亥革命于武汉的起源与发展”该问题探讨的积极性。并主动提供录音设备,解决了我们队伍设备需求短缺的问题。

    在采访开始前,我与赵卓熙同学分别负责两个机位,周懿同学负责作为采访者向夏老师提出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夏老师全面性地为我们解答了我们的疑问,并进行了拓展延伸,这无不体现出来夏老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辛亥革命历史中自己独特的思辨能力与探索能力。

    受到了夏老师的启发和教化,我们一行三人感到知识面的拓宽和视角的丰富。我们因此对夏老师怀有深刻的感激之情,并与夏老师和队旗进行合影。 

    生物科学2303班 龚宸玮

    博物馆整个入口序厅被覆于缓坡之下,塑造出一种革命前黑暗统治及腥风血雨的气氛,我想,这意味着我们要脚踏实地,从泥泞的底层不断爬向胜利的高峰,同时也将参观者从喧嚣的外世脱离开来,引导观众转换心态,全身心踏入这段历史。一踏入入口,我即为一整面泥塑雕像墙所震撼,墙上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但是他们的神态、动作、表情庄严肃穆,眼神始终坚定不移,直视前方。我们能从中感知到,他们都怀着同样的热情,一致的目标,那就是倾尽所能,将东方巨龙从泥泞中救起,推动它再次在世界舞台上腾飞。这种恢宏壮烈的视觉冲击,展现出百余年来中国人民在苦苦挣扎中不灭斗志,于沉沉悲难中探求希望,让我切实感受到辛亥革命肇造中国共和之基,推动现代文明进程的伟大勋绩。走进第一层展馆,走道两旁分立着晚清时期所签下的所有丧权辱国的条约,沉灰色的竖向雕塑以一定的角度倾斜,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也预示着封建帝国大厦将倾的未来。此后,《警世钟》《猛回头》《革命军》《汉报》等近代思想开篇巨作,以满墙立体书画的形式将我席卷进思想的洪流中。这书画墙面的尽头是所有作者们的合影素描,他们神情严峻,目光炯炯,迸发着思想的光辉、革命的热情。正是这第一批从思想上率先站起来的人们,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之先河。当时革命时的崇尚自由与开放公正的精神,而这些革命和热血的精神也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更是触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思考着我们对于这个民族的意义与作用,思考着这些辛酸往事带给我们的警醒与启迪,思考着我们作为新一辈的青年人肩上的责任!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明天一定是我们的!

     

    生物医学工程2304班 陈锦宇

    关于暑期小组社会实践关于辛亥革命历史的实践感悟,我有很多深刻的体会想要分享。

    首先,这次实践让我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阅读相关史料和听取专家的讲解,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驱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

    在参观过程中,我被那些栩栩如生的历史场景和珍贵文物深深吸引。每一幅照片、每一件遗物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革命先驱们的英勇事迹。我仿佛看到了孙中山先生等革命领袖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信念、不懈奋斗的身影,也感受到了他们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家的坚定决心和崇高精神。

    通过这次实践,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精神的重要性。革命精神是一种不屈不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勇气。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我还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不仅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完成了实践任务,也让我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

    总之,这次暑期小组社会实践关于辛亥革命历史的实践感悟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深刻地领悟到了革命精神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的力量。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感悟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生物医学工程2304班吕钟煜:

    本次实践活动我参加的部分主要为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并梳理采访问题,第二天前往辛亥革命纪念馆对参观者进行采访,梳理采访稿,以及完成后续采访视频的字母添加和剪辑的工作。

    感受最为深刻的是采访的部分。当我们置身辛亥革命纪念馆时就深深的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跟随着一个个展厅当历史鲜活的呈现在眼前而不再只是书本上的几行文字时,仿佛心与历史交汇。我们找到各种来访纪念馆的游客,有刚学习完这段历史来到博物馆进行更深刻的认识的学生也有家长带着孩子来了解这一段很有意义的历史的一家人。在采访的尾声里我们遇到了一位外国友人,他的朋友陪在他身边和他一起游览,他们很认真的看着每一个展板上的每一段文字。在和他的采访中仿佛语言并不是我们的阻碍,他真诚有耐心的回答着我们的问题,在这一段交流中我想已经远超出于简单的采访的意义,而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思想因为同一段历史在这片土地上的一次友好的交融。在这次实践当中不仅对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更为了解,加深了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也在切实的准备采访整理中有了超越书页本身的很多宝贵的收获。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道珞喻东路415号(东11楼)   邮编:430074


    电话:027-87792072   领导邮箱:lifelife@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