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7月中旬,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广西浦北县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活动。
该实践队由来自生命学院生医2203班的谢洁锐、朱方安南、吴俊池、项延楠四名同学组成。队员们怀揣着探究农文旅融合产业对乡村振兴推动作用的初心,探寻振兴源头、追循振兴历程、细观振兴现状,于实践路上且行且思,切身感悟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巨大发展。
陈皮赋能,农促文旅
第一程,实践队员们来到浦北陈皮产业园。在龙门政府团委罗书记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了园区综展厅了解其发展历史、一二三产、建设布局和主要产品等情况。
一直以来,钦州市致力于将浦北陈皮产业园打造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陈皮交易中心和一流陈皮康养旅游地,以此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
座谈室里,罗书记向实践队员们详细介绍了《浦北县陈皮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他告诉队员们,目前,全县大红柑种植面积突破11万亩,共有2万多农村劳动力从事大红柑种植。同时,浦北县发挥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建立全产业链利益连接,带动脱贫户种植大红柑达2000余亩,每亩产值高达3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此外,陈皮产业园重点打造陈皮艺术酒店、陈皮商业街、陈皮文化体验馆等多个项目,充分带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瓷联文旅,工助振兴
第二程,实践队来到广西浦北县小江瓷艺术馆,调查小江瓷对浦北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
“北有景德镇,南有小江瓷”中的小江瓷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标志,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小江瓷艺术馆高度重视小江瓷的文化与产业振兴,通过创新研发保温杯、车载挂件等新产品系列,创新发展小江瓷的瓷釉技艺,致力于将小江瓷打造成浦北名片,助力浦北乡村振兴发展。
此外,艺术馆积极借助电视台、公众号等多方媒体力量,将小江瓷与当地景点、产业相互融合,推出特色工艺品、纪念品,对旅游业起到促进作用。艺术馆也通过在学校设立手工制作实验窒、创办传统技艺假期培训班、与大学联合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培养人才,宣传技艺,振兴文化。
茶园为依,三产融合
第三程,实践队来到广西浦北县石祖禅茶园,调查农文旅融合机制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贡献。
石祖禅茶园位于广西浦北县北通镇,是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茶园最初依托古茶树而建,后借助茶树种植和制茶逐步打造成了旅游景区。近些年,茶园进行种茶采茶的农业产业和茶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并积极开发特色体验项目,进一步辐射带动当地带动旅游业发展。
谈到乡村振兴,石祖禅茶园的李总强调,石祖禅茶园在浦北县乡村振兴事业中积极贡献力量。茶园多次组织工匠参与打造附近乡村风貌和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以来,茶园带动农户增收脱贫成果显著,每年助力北通镇周边村委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达80万元。
振兴之村,蝶变之貌
第四程,实践队来到广西浦北县北通镇九梅麓村,调查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具体情况。
九梅麓村是广西乡村旅游示范村,也是钦州市第一个乡村治理示范点、文旅融合示范村。,全村有农户58户共238 人,主要以种植荔枝、龙眼、黄皮和劳务输出为主,同时种植有200 多亩连片红椎林。村庄体育设施、乡村振兴展板、图书室、道德超市等设施完备。
近些年,借着乡村振兴的契机,九梅麓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行“乡村旅游+普惠金融”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进乡村变景区、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三个变”的华丽蜕变,为乡村振兴提档加速。九梅麓村也借助各种政策积极发展农产品产业,充分带动村民致富,2020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超1.9万元。
终
回首,乡村振兴之路日益康庄;遥望,接续振兴之船仍需远航。七天的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是校外的又一课堂,实践队员们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走访调查,了解了农文旅融合产业对乡村振兴的强大助力。农,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基础;文,使产业更具文化内涵与独特魅力;旅,由文化牵引,结合服务业为人民提供经济收入。这样的多产业融合发展,互利互助,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步伐,也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优秀模板与成功案例。
在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的今天,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呼声愈高的现在,新时代青年人应勇于深入基层,善于开展实践,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努力让青春光彩绽放在基层,照耀祖国各个角落。